ERP专辑第十一期:他山之石 解析数字化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分享至:

640

       本文以中国国内某大型能源集团数字化转型之路为背景,选取集团ERP一体化集中管控系统(以下简称ERP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以问答的方式供读者简要和初步了解该能源集团ERP项目的实施过程。

       ERP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架构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系统,是企业顶层设计和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和管控手段。

  

01    ERP系统建设项目的目标是什么?

       一流的企业一定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需要一流的信息化管控系统作为支撑。

       通过ERP系统建设项目实施,一是要实现贯通煤、电、路、港、航、化等全业务链,搭建“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业务数据的汇聚共享,规范业务流程标准,支撑业务决策分析,强化资源的协同效益,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能,最大化发挥“一体化”优势。

       二是要集成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制度与管控体系建设,形成各业务板块的管理框架体系和模板,实现内部管控的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把先进管理思想渗透到下属各级分公司,并在企业日常业务当中,将各业务领域的制度、流程、标准等固化到信息系统中,推动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强化重点业务领域风险管控,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实现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

  

02    ERP系统建设项目的实施范围有哪些?

       主要实施范围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含合并报表)、物资管理、燃料及销售管理、设备管理、项目管理共六大功能模块。组织范围涉及集团煤炭、火电、水电、新能源等八大业务板块,包括集团总部及下属近60家二级单位。

  

03    ERP系统建设项目组织形式是什么?

       由集团领导、集团总部部门、产业运营管理中心、服务支持中心、实施单位和人员联合组成项目推进小组,项目推进小组是项目的最高决策机构。在项目推进小组的统一管理下,确定实施计划及各项工作。

       项目管理办公室是项目日常管理机构,各通用业务领域中心组以及板块业务领域中心组组长按照所在部门或中心职能,分工管理对应业务领域。各中心组必须在项目管理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决策后的各项事宜。

  

04    ERP系统实施标准有哪些?

       ERP系统实施标准是指为满足系统集中部署所编制的统一实施标准和规范,包括ERP业务标准、数据标准、系统管理规范、系统集成规范、系统开发规范等。

       ERP实施标准的作用是为集团集中部署和实施ERP系统提供统一、有效、具备普遍指导性的业务和系统标准,是集中部署项目实施的基本标准。

  

05    ERP实施管理中坚持的规则是什么?

       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标准引领、过程管控、绩效评估”的质量管控原则,贯穿于项目全过程管理。

       强化项目过程实时监督和控制,加强里程碑关键节点的质量评估,定期对项目参与单位进行绩效考评,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整改,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坚持集中管控和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集团总部负责统筹部署项目工作,统一组织ERP实施标准的编制和发布,制定项目实施过程监控指标,并负责项目过程绩效考核。各实施单位在遵循集团统一部署的前提下,负责按照项目整体计划推进本单位项目实施和成果应用。

  

06    项目实施分为哪些阶段?

       ERP系统实施包含五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准备阶段;第二阶段 ERP实施标准及蓝图设计阶段;第三阶段系统实现及部署阶段;第四阶段上线准备阶段;第五阶段上线支持阶段。

  

07    项目准备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有哪些?

       1) 确定项目目标、项目实施范围和实施策略;

       2) 制定项目总体实施计划;

       3) 建立各实施单位项目组织结构;

       4) 项目各项资源的准备工作;

       5) 制定项目章程,召开项目启动会。

  

08    为什么ERP系统建设中必须做好标准化工作?

       建设一体化的ERP系统的前提必须要做好标准化工作,才能统一核心业务流程,统一核算口径,统一系统配置,使得系统在各公司间更好得集成。

  

09     为什么说ERP项目是“一把手”工程?

       ERP项目的实施是一项投入大、风险高、实施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没有企业决策者对这一巨大工程的认识、支持与直接参与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在实施过程中转变观念需要一把手推动、项目团队需要一把手组织、重要环节需要一把手把握、重大问题需要一把手决策、流程确认需要一把手把关。

  

10    如何处理好在用管理信息系统与ERP系统的关系?

       ERP系统的特点在于集成了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信息,因此ERP系统上线后,就会部分或全部覆盖企业原有管理信息系统。处理在用管理信息系统与ERP系统的关系有三种方式:遵循集团公司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对于与ERP系统功能重叠的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上线后会替代原有系统;对于规划中有但目前还未实施的信息系统,ERP 系统会和原有系统做过渡接口,以减轻重复录入的工作量;对于和ERP系统覆盖不了的领域,原有系统继续保留使用,根据实际需要会开发ERP系统和这些系统的接口,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11    解决业务共性化和个性化需求?

       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产力,ERP 系统集成、统一、高效的特性正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途径。集团公司明确在“六统一、大集中”的建设原则基础上开展ERP建设和应用,而系统、流程、方案等共性化是统一的最好体现。当然,各企事业单位业务不尽相同,所以需要正确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在宏观层面,对于各单位涉及到业务、流程和方案设计的大方向、大原则必须统一,比如物料、供应商、客户等主数据的编码必须基于公共数据编码平台要求加以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集团公司基础数据、统计口径等的一致。

       在微观层面,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特殊业务,与其他单位有明显区别的业务,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配置或开发加以解决,但是在流程和方案上,也必须考虑到不违反共性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的设计。比如,各企事业单位的系统业务表单不尽相同,需要定制开发时,也要利用已有单据的格式和逻辑,尽量与模板开发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只有实现共性化和个性化统一,才能保证ERP系统在各企事业单位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效益最大化。

  

12    什么叫客户化?

       客户化是指根据企业管理的要求,通过开发计算机程序对ERP系统软件功能的修改、完善和新增功能等工作。客户化开发从程序分类上分为:功能增强、接口、报表和单据三类。增强功能主要指SAP的标准功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需要补充开发的一些程序,如:在设备管理中维修工单中增加一些管理信息。接口开发指SAP系统与其他第三方程序的接口、或将外部数据导入SAP系统的程序,如生产计划导入SAP的接口程序;报表和单据,如:销售合同文本、进项税台帐。

  

13    数据准备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数据准备过程中首先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物料数据准备上,物料数据具有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属性最繁琐、专业性最强等特点,需要组织业务骨干花大气力进行收集、整理和修正。

       同时,要为上线做好供应商、客户等其它主数据准备工作。在上线切换前,要进行全面的库存盘点,要尽可能处理完未清业务和应收应付单据,以减少手工和系统切换的难度,同时也降低日后对账的工作量。要制订数据导入计划,准备数据导入环境,避免因数据量大而造成数据传输错误,降低数据整理过程中的风险。

  

14    什么叫系统上线?

       系统上线是指从某个时间开始,ERP 系统正式运行,所有相关业务将切换到 ERP 系统中完成,ERP 系统将为企业日常业务稳定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从ERP系统上线开始,业务报表数据将以ERP系统中的数据为准。切换的时间也就是系统上线的时间。ERP 系统切换一般是这样一个过程:财务关帐、期初数据整理核对、导入期初数据到ERP系统中、补录单据、开账运行实现切换。

       上线是ERP系统生命周期的开始。如果把ERP系统比作一个工具的话,ERP 系统的上线只是代表了为企业量身打造工具的完成。工具是不是适合企业、能否发挥价值还在于企业如何去使用它。

        ERP系统的上线仅仅代表着ERP系统建设阶段的主体工作结束,还要持续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和系统性能的提升。

  

15    ERP系统上线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ERP 系统上线成功的标志是完成系统总体方案所确定的目标,核心业务在ERP软件平台上顺利运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

  


供稿 |史可鉴

编辑 |金芳

审核 |张国梁

-END-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