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深海、沙漠……央企超级工程,让地图变得更美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0日

分享至:

通路、通车、通水... ...

一大批央企超级又迎来刷屏节点!

涵盖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气田、中国水电站

振奋人心,未来可期!

5月6日

国内首个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

5月4日

穿越世界最长沙漠公路最后500公里贯通

5月1日

· 世界最大跨度钢渡槽正式通水并具备通航条件

·  白鹤滩大坝泄洪深孔首次过流

4月30日

长江上最宽的桥梁在武汉通车

4月29日

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气田群建成

话不多说,上“硬菜”!

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气田群建成

01

 

4月29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

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气田群

——东方气田群全面建成

标志着海上油气生产运营迈入

智能化、数字化时代

1

建成后的智能气田群

可以远程遥控气田生产

实现“一键配气”

根据不同用户需求

瞬间完成不同气质的配送

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在台风等恶劣极端天气情况下

能确保人员安全,保障民生供气稳定

2

气田的智能化改造

可以使气田群的配气速度较之前提升近10倍

智能巡检机器人和实时监测设备

比传统人工巡检具有更高的精细度和准确性

使气田群的安全生产更有保障

"

东方气田群的主要生产设施位于海南省莺歌海海域,气田群由10座海上生产平台、1座陆地处理终端和数条海底油气管线组成,年产天然气量超过57亿方,是海南省主要的民生和工业用气来源。

"

3

4月29日并网投用的智能化生产操控中心

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于一体

有力推动海上油气田的业务重构

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

生产操控中心

是整个智能气田群的中枢和“大脑”

各个海上气田的生产状况在这里一览无余

安全上

监控现场高风险作业、跟踪隐患整改进度

监测各类机械设备、实现故障诊断等

生产上

分析处理生产数据

实现多个气田协同生产、“一键配气”等

全方位、多角度对气田群实施管理和决策

 长江上最宽的桥梁在武汉通车

 02

4月30日零时

武汉四环线全线通车运营

武汉第11座长江大桥

青山长江大桥也随之通车

4

中铁大桥院 参与 设计,中 铁大桥局施工

武汉青山大桥全长7.548千米

是长江武汉段黄金航道

为满足货运和航运需求

具有大跨、超宽、重载等特点

大桥设计时速100公里

全桥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

桥面宽48米

是长江上最宽的桥梁

主塔高279.5米

是世界上最高的“A”型塔

相当于100层楼的高度

主跨938米

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

大桥建成后

将作为武汉市重载交通的重要过江通道

白鹤滩水电站顺利迈向蓄水发电阶段

03

5月1日

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

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个导流底孔

—— 6号导流底孔顺利下闸

大坝7个泄洪深孔开始过流

白鹤滩水电站向着蓄水发电目标顺利迈进

5

白鹤滩大坝泄洪深孔开始过流

标志着白鹤滩工程临时导流设施的历史使命结束

实现了向永久泄洪设施的过渡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为

300米级特高混凝土双曲拱坝

坝顶高程834米,最大坝高289米

坝顶弧长709米,共分为31个坝段

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坝身分三层布置有6个导流底孔

7个泄洪深孔和6个泄洪表孔

6

▲ 大坝泄洪深孔过流

导流底孔是导流洞下闸封堵后的临时导流通道

为满足蓄水发电要求

此前1—5号导流底孔已经陆续下闸封堵

为满足初期蓄水期控泄生态流量

位于大坝22号坝段设置了6号导流底孔

该孔除设置进口平板闸门外

还在出口设置弧形闸门控制泄流

"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7个泄洪深孔分别布置于15~21号坝段,出口断面尺寸为5.5米×8米,进口高程为717.532~726.113米,出口高程为724米,单孔设计最大泄洪量每秒1730立方米,是后期利用较多的泄洪设施。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处,是三峡集团在金沙江下游投资建设的四座梯级电站中的第二级,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建成后是装机规模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白鹤滩水电站将于2021年7月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计划于2022年7月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

世界最大跨度钢渡槽正式通水 

04

5月1日,随着淠河总干渠渠水

缓缓流入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

标志着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

世界最大跨度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充水试验成功

正式通水并具备通航条件

6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

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境内

横跨引江济淮运河

渡槽总长350米,分左右两幅

其中钢渡槽全长246米

采用三跨钢结构桁架式梁拱组合设计

主跨跨度达到110米

比世界著名的德国马格斯堡水桥

还要长3.8米

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

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

"

自2021年3月开始,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开始充水试验。试验按照堵、充、停、检、排的环节顺序,按300年一遇的校核洪水位进行分级加载充水,最大充水水深5.05米,比淠河总干渠渡槽的设计水位高1.05米;累计充水量达10.8万立方米。单幅渡槽能承载2万吨的水,建成后的渡槽除了通水还能通行100吨的船舶,而下面的运河则可通行2000吨的船舶。

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继南水北调、三峡水利枢纽等一系列现代大型水利建设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壮举,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

"

穿越世界最长沙漠公路最后500公里贯通 

05

5月4日

京新高速巴里坤至木垒段路面铺装施工完成

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

G7京新高速最后500公里

梧桐大泉至木垒段实现全面贯通

这标志着北京至新疆乌鲁木齐国家高速路网中

第二条全天候东西部大通道全线贯通

为今年6月30日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7

京新高速G7梧桐大泉至木垒段公路项目

由梧桐大泉-下马崖-伊吾段

伊吾至巴里坤段

巴里坤至木垒段三段组成

全长514.952公里

设计速度每小时120公里

G7梧木段项目是新疆交通运输

“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自治区重点工程

它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

提升出疆通道的运输能力

对北疆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

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

北京到新疆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编号G7,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首都放射线中的第七条,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交通运输通道,全长2540公里,这条高速连接起北京、河北、内蒙古、甘肃、新疆5省市(自治区)。

京新高速临河—白疙瘩段全长930公里,全部位于内蒙古辖区,临白段是这条京新高速上最有特色的一段,沿线有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途径三大沙漠也让京新高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长的沙漠高速公路。

京新高速构筑起一条祖国北部进入新疆最快捷的通道,开辟了一条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到天津港北部沿边最快捷出海通道,打造了一座天津港至荷兰鹿特丹港最快捷的亚欧大陆桥。

"

国内首个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

06

5月6日

由中国能建广东院勘察设计

广东火电参建的

国内首个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场

华电阳江青洲三500兆瓦海上风电场

完成首台风机吊装

8

青洲三项目

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沙扒镇附近海域内

总装机容量为500兆瓦

共布置30台8.3兆瓦、37台6.8兆瓦风电机组

是我国目前离岸距离最远、水深最深

单机容量最大的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场项目

项目建成后

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5.47亿千瓦时

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

每年可节省标准煤47.8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1万吨

9

"

近海深水区是指水深在35米至50米的海上风电场址。与浅水区相比,深水区风力更大,以阳江区域为例,深水区的风能资源较浅水区优6%。近年来,随着浅水区规划风场陆续完成开发建设,我国海上风电建设也呈现出从近岸到远岸、从浅水到深水的发展趋势。

此次安装的首台风电机组为6.8兆瓦,吊装最重件为机舱,重达288吨,吊装高度达124米,无论从跨距、吊高及水深上,吊装难度均为国内之最。吊装方案选用的是广东火电自有的“能建广火”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配套AHTS系列拖轮辅助“能建广火”和运输船按既定方案进点锚泊。风机导管架桩腿根开达30米、机舱吊装高度达124米(海平面以上),浅地层多为软土淤泥层质,项目在策划前期即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并首次在风机吊装中引入了DGPS技术,以配合DP定位系统实现风机安装平台与导管架基础在水平投影面的高精度定位,同时确定平台顶升的合适高度,确保风机吊装过程中各工序吊高满足施工方案要求。

"

(来源:国资小新)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