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峡国际发起的首个ISO国际标准新提案《微细气泡技术水中微细气泡分散体系气体含量的测量方法》(Finebubbletechnology—Evaluationmethodfordetermininggascontentinfinebubbledispersionsinwater—Part3:Ozonecontent)经国际标准化组织微细气泡技术委员会(ISO/TC281)投票通过获批立项(ISO/AWI7383-3)。
ISO官网公布该国际标准立项(ISO/AWI7383-3)
该国际标准内容摘要和阶段状态(ISO/AWI7383-3)
该国际标准属于前沿技术领域,对水中纳米级别的超微细气泡分散体系中臭氧含量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规定。微细气泡和超微细气泡技术与臭氧化技术相结合,可提高臭氧的溶解性和氧化能力,应用领域包括废水深度处理、水电站水体环境治理等。
2025年2月ISO/TC281举行线上会议,三峡国际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参会并联合提出了该国际标准建议。2025年3月三峡国际与北航等单位联合发起ISO国际标准新提案,并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核,向ISO/TC281正式提交中国提案。2025年7月ISO/TC281线下会议在日本大阪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40余名专家参会,该国际标准提案投票通过获批立项,注册新标准项目编号为ISO/AWI7383-3,同时ISO/TC281批准同意该国际标准直接推进至DIS(国际标准草案)阶段。
该国际标准提案工作组汇报
该国际标准是三峡国际首个成功立项的ISO国际标准,对于提升公司的国际影响力和科技竞争力、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速推进技术和标准“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三峡国际持续加强国际标准化重点工作、积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关的国际标准,已连续两年成功立项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和ISO两项国际标准,后续将加快推进两项国际标准的编制工作,高质量落实标准强企“登高计划”。